黄克诚这个人,从小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,1902年的事,那时候日子过得苦,他早早投身革命,1925年就加入了共产党。接着参加北伐,干过政治指导员啥的,后来大革命失败了,他也没退缩,回老家搞农民运动,组织大家起来反抗。1928年湘南起义,他带队攻县城,当红色警卫团的党代表兼参谋长,跟着朱德陈毅上井冈山,当团长指挥打仗。1930年调到红五军,历任各种政委,参加长沙战役啥的,反围剿也冲在前头。长征开始,他在前卫部队,突破封锁线,四渡赤水,遵义战役,东征西征,一路过来,干过军委卫生部长、军团政委啥的。抗日战争爆发,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,恢复政委制度,率旅开辟根据地,打温塘张店那些仗。
1940年南下华中,任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,东进淮海,南下盐城阜宁,参与黄桥战役。后面新四军重建,第五纵队变第三师,他当师长,带队打高沟杨口、阜宁战役,解放苏北大片地方。解放战争,率师进东北,当西满军区司令员啥的,创建根据地,支援辽沈战役。1949年天津军管会主任,市委书记。建国后,湖南省委书记,军区司令员,剿匪土改。1952年副总参谋长,总后勤部部长,建后勤制度。1954年军委秘书长,国防部副部长。1956年中央委员,书记处书记。1958年总参谋长,参与国防建设。
展开剩余77%张爱萍呢,比黄克诚小几岁,1910年生在四川农村,1925年上中学,就搞学生会,1926年入团,1928年入党,当支部书记,组织活动。1929年去上海地下工作,当区委委员,两次被捕,在狱里坚持。年底参加红军,在红十四军从小队长干到大队长,打老虎庄泰州,胳膊受伤还指挥。1930年底到中央苏区,共青团闽西特委宣传部长,建少共国际师,反围剿作战。1934年红军大学,长征任师政委,师政治部主任,团政委,突破封锁线,四渡赤水,娄山关老鸦山,前卫后卫护中央。陕北后,骑兵团政委,东渡黄河。
1936年红大,1937年抗大教员。抗日爆发,去上海江浙省委军委书记,组织游击。1938年八路军参谋,武汉统战,浙江河南发展武装,建新四军挺进纵队。1939年豫皖苏省委书记,开辟津浦路东根据地,新四军第六支队总队长兼政委。1940年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,挺进淮海盐阜,开辟苏北。1941年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旅长,副师长,苏北军区副司令员。1942年副师长兼第八旅旅长政委,盐阜分区司令员政委地委书记,粉碎日伪扫荡。
黄克诚和张爱萍的关系,从长征初期就绑在一起,黄克诚红三军团第四师政委,张爱萍第四师政治部主任,上级下级正式搭上。长征中并肩,遵义战役,二度攻遵义,张爱萍团政委,因为黄克诚没及时增援,他找彭德怀告状,黄克诚挨处分,但黄克诚没生气,还解释说换他也不会出兵,这事反倒让黄克诚看出张爱萍指挥能力,以后重用。抗日战争,黄克诚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,调张爱萍当第三支队司令员。新四军重建,第五纵队变第三师,黄克诚师长,张爱萍第九旅旅长,继续在黄克诚手下。
中央调第九旅和第四师第十旅对调,黄克诚向新四军军部建议,张爱萍升第三师副师长,留下来帮忙指挥。打仗多,两人常吵架,拍桌子互怼,但黄克诚顾大局会用人,张爱萍讲原则抓落实,吵归吵,没影响打仗,当了好搭档。解放战争,两人任务分开,黄克诚去东北,张爱萍华中军区副司令员,打津浦铁路负重伤,去苏联治,1948年底回,渡江战役,建海军,任华东海军司令员政委,海军学校。建国后,张爱萍第七兵团浙江军区司令员,华东军区参谋长,剿匪海防。1954年浙东前指司令员政委,大陈列岛战役,一江山岛战役,上将军衔。1955年国务院科学规划,1959年国防工业委副主任,1962年国防科委副主任,管两弹一星。两人友情一直保持,黄克诚支持张爱萍国防科技,提供协调。
1986年初,黄克诚肺心病引发肺感染,又住进301医院,这次不一样,他不积极配合,对医生说活不了多久,别浪费国家资源,把药留给需要的人。他对党和国家有大功劳,医院不能不管,但他倔,谁劝都不听,家人劝也没用。老战友老部下听说,都来看,劝他听医生话。他表面答应,医生真给他输液,他自己拔管子。张爱萍当时国防部长,刚出差回来,知道黄克诚住院拒绝治疗,马上去看。黄克诚很虚弱,妻子唐棣华叫醒他,说张爱萍来了。他精神一振,让扶坐起,拉张爱萍手,笑说亏来了,不然见不着。张爱萍心里难过,眼泪上来,劝黄克诚安心治,早日好。
黄克诚叹气,说爱萍,这次挺不过去,不治了,不能工作,病好不了,别浪费资源,算临走贡献。张爱萍看他病痛样,听这话,眼泪流下,说师长,这样说,得批评你,为国家贡献多,不治,看着死,让组织咋办,给组织难题,你糊涂。张爱萍开导好久,黄克诚思想通了,但强调好药不用,用一般药维持。医护松口气,前面那么多人劝不通,张爱萍劝通了,觉得张爱萍不简单。其实是不懂他们战友情。张爱萍劝通,黄克诚生命延长近一年。
黄克诚张爱萍这种情谊,不是随便来的,从长征就结下,那时候黄克诚上级,张爱萍下级,一起打仗,互相了解。长征苦,突破封锁,过河山,他们配合默契。遵义二度攻打,张爱萍告状,黄克诚处分,但黄克诚大度,解释清楚,反重用张爱萍。抗日,黄克诚调张爱萍过来,当支队司令员,新四军三师,黄克诚师长,张爱萍旅长,中央调部队,黄克诚留人,升张爱萍副师长。打仗吵架多,观点不同,但黄克诚大局观,张爱萍执行强,互补,赢了不少仗。解放战争分开,但友情没断。这种肝胆相照,让张爱萍的话黄克诚听进去。黄克诚后来病情稳了点,继续基本治疗,活到年底。
1986年12月28日,黄克诚在北京去世,84岁。张爱萍继续干国防,管导弹卫星,军队信息化。退休后,还咨询,写回忆录。2003年7月5日,张爱萍北京去世,93岁。两人事迹党史里记着,黄克诚湖南故居保存,张爱萍四川出生地有纪念。他们的友情,军里教育例子,教人啥叫革命同志情。
发布于:吉林省盛宝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